2024年11月21日,吉林大学法学院谢登科教授一行到访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与联合信任董事长张昌利、联合信任电子证据研究院研究员岳韶华就可信时间戳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左为联合信任董事长张昌利,右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谢登科
会议伊始,谢登科教授就可信时间戳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提问,张昌利董事长给予细致的解答,他介绍到,可信时间戳是联合信任的注册商标,通过电子数据原文生成唯一映射哈希值,并运用“零知识证明”,将哈希值信息传至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生成带有电子签名的时间戳Token文件,以此证明电子数据在特定时间的存在且未被篡改。
▲会议现场
谈及可信时间戳知识产权保护平台(ipr.tsa.cn),张昌利董事长表示:“可信时间戳在知识产权类案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著作权领域,无论是音频、美术作品,还是网络文学创作,创作者完成作品后即可通过平台精准确定创作时间,有效应对著作权抄袭纠纷;在专利保护方面,企业可在新技术研发的关键节点,通过平台对技术方案、设计图纸、实验数据等进行存证,明确技术成果的产生时间,证明专利的先创性;在商业秘密保护上,企业的核心技术、客户资料以及商业计划等,均可通过平台进行固化认证,一旦泄密,能快速证明信息的初始状态与所属权,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会议中,双方还就可信时间戳电子证据平台的“境外取证”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张昌利董事长介绍道:“用户通过可信时间戳境外取证功能即可随时随地合法访问境外互联网网站,通过录屏取证方式获取并固定境外证据,通过有效验证可保障电子数据自申请认证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篡改。在民商事领域,如跨境合同纠纷,可对境外合同签订过程、履行情况等电子数据进行取证;在跨境知识产权保护中,可对境外的侵权网页、盗版软件传播平台等进行证据固定,为权利人的跨境维权提供关键证据支持。
此外,会议着重对可信时间戳的司法实践展开了探讨,其在电子证据固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证券数字资产确权、电子商务乃至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均发挥着关键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可信时间戳在司法实践中的广泛适用性和法律效力。截至2024年11月,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已有超过10万件裁判文书中的证据使用了可信时间戳的电子证据服务
▲中国裁判文书网截图
会议最后,谢登科教授对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在电子证据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了高度赞赏,并希望双方未来能够加深探讨交流,共同推动可信时间戳服务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双方人员合影留念